從中關村論壇洞察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的全新驅動力
近日,2023中關村論壇在京舉行。在“開放合作·共享未來”這一主題下,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展現出我國近年來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,也代表了我國未來科技創新發展的全新動向。
活動期間,中關村論壇設置了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等6個展區,不少展出的科技成果讓人眼前一亮。新一代25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、人體細胞化學重編程體系、城市超級算力中心等,彰顯出我國積極參與世界科技創新實踐、注重高水平開放創新帶來的勃勃生機。
創新科技如何轉化為市場成果,并在數量、質量和轉化速度上謀求突破,同樣是本次中關村論壇關注的焦點。
走進中關村展覽(科博會)現場,能夠發現不少企業在科技轉化方面取得的明顯成果。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“Quafu”量子計算云平臺在展會現場進行了量子計算綜合性能的展示,今后有望在物流、材料、機器學習、藥物研發、保密通信等更多領域開展實際應用。
無獨有偶,同樣作為創新科研的新基建之一,城市超級算力中心也亮相了本次中關村論壇展覽(科博會)信息技術與智能制造展區。超算目前已應用于工業仿真、基因測序、醫藥研發、氣候預測、人工智能等廣泛領域。作為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伙伴計劃中的首批算力伙伴,同時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導、院市共建的“北京江南JNSport体育計算和國家重要信息化基礎平臺”,北京江南JNSport体育計算中心(以下簡稱:北京超算)也在現場展出了他們在大模型訓練、智能制造、生物醫藥研發、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算力支撐,以及他們在AI算力服務以及行業服務領域的市場化能力。
作為率先在國內開展超算創新服務模式的超算中心,北京超算很早就開始積極推動“算力市場化”改革,并形成“超算云”、“智算云”、“行業云”和“設計仿真云”四大公共算力服務體系,實現了跨區域調度、多算力中心的商業化服務能力。
在國家“東數西算”戰略下,北京超算也實現了與內蒙古、寧夏、浙江、長沙等地超30個算力中心資源的算力調度,在緩解企業用戶尋找算力困境的同時,也有效降低了用戶對公共算力的采購成本與協調溝通成本。
2017年5月,經國家發改委、科技部正式批復,以懷柔科學城為核心承載區,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。作為懷柔科學城的企業,北京超算目前正在推動二期項目的建設。依托其豐富、普惠化的算力資源,以及穩定的在線算力服務平臺,北京超算對加快北京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,構建算力生態和市場化運營體系,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創新轉化與科研范式參考。
“現在北京超算已上線并穩定運行10多年的公共算力服務平臺,可以為不同企業和行業提供從大模型訓練、政務、醫療、自動駕駛、金融、城市治理等廣域的算力支撐能力。目前,我們還在推動應用軟件的云化服務,幫助用戶構建云上科研和生產環境,為北京乃至全國的用戶提供更廣泛的算力價值。“北京江南JNSport体育計算中心總經理吳迪在接受采訪時,展望了超算對人工智能行業領域的的賦能助力。
科技成果轉化任重而道遠,如何在發展江南JNSport体育計算的同時,拓展技術轉移轉化空間,打造超算賦能企業體系,從而驅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,將是包括超算在內,整個科研創新領域共同探索的全新賽道。